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知道弱冠之年读音_弱冠之年,其实非常简单,下面就是小编搜索到的弱冠之年读音_弱冠之年相关的一些知识,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吧!
1、总角:指童年。 2、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 兮”。 3、以后称童年为“总角”。 4、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5、” 垂髫:指童年。 6、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7、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8、” 束发:指青少年。 9、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10、《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11、” 及笄:指女子15岁。 12、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13、“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14、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15、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 16、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 17、《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18、” 弱冠:指男子20岁。 19、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20、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21、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22、” 而立:指30岁。 23、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 24、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25、《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26、” 不惑:指40岁。 27、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28、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 29、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30、” 艾:指50岁。 31、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32、老年头发苍白如艾。 33、《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60岁。 34、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 35、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36、” 古稀:指70岁。 37、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38、”亦作“古希”。 39、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40、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41、” 黄发:指长寿老人。 42、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 43、老人头发由白转黄。 44、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 45、”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6、” 鲐背:指长寿老人。 47、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 48、《尔雅·释诂》:“鲐背,寿也。 49、”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50、 期颐:指百岁。 51、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52、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 53、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