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兴,则文明兴。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到来之际,结合6月5日“世界环境日”,5月19日上午,南通市崇川生态环境局联合幸福街道在鹤涛小学举办“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助力美丽社区建设”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科普学习拓思路 知识竞答促提升 “生物多样性对地球的影响包括: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降解污染、稳定气候、保护水资源、形成和保护土壤。”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管理部经理杨雄建说道。在座的小学生们时而点头表示肯定,时而面露思考的神色,回应着讲解员。“全世界目前约有3.4万种植物和多少种动物濒临灭绝?”“我知道,刚刚杨叔叔讲过,选A5200种”。学生们积极踊跃举手答题,现场活动氛围被推向了高潮。通过知识科普和有奖竞答,大家学习了生物多样性的现状、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如何保护生物等方面的知识。在座的师生纷纷表示: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枯树装点现绿意 齐声宣誓表决心 教育一个孩子能够实现带动一个家庭、促进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作用,幸福街道首创聘请鹤涛小学学生担任“校园生物多样性保护使者”,崇川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曹锡江、幸福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楠为学生颁发聘书,并对他们寄予厚望。“在舞台的两个树形牌子,枝干上都是光秃秃的,毫无生机,大家在手中的树叶型便利贴手写生态保护承诺书,装点大树。”随着主持人话音落下,小学生们纷纷拿笔书写、前往粘贴,不一会儿,树木便焕发盎然生机。树形牌只是社会生态的缩影,大家齐心协力加入保护的队伍,我们的家园就会更加美丽。“作为一名学生,我将身体力行,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嘹亮高亢的宣誓声中,建设绿色祖国、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信念也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心间。 变废为宝添创意 微观世界叹自然 连日来,为提高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推进绿色校园建设,鹤涛小学发起了“废物不废——绿色发明小制作”活动,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用家中的闲置物品做了一些DIY作品。“这是我用纸盒子、垃圾袋做成的小篮子,可以用来放在家里装些杂物或者外出买菜。”学生代表李天泽讲道。在箱子的外观还画上了星星和塑料纸花作为装饰,实用又美观。有的同学动手制作微景观,感受微景观中的树木,草地,砂石,河流,人和动物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微世界”,通过“微世界”来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还有的同学们在环保帆布包上DIY涂色,从一笔一划勾勒中接受生态环境的教育,自然的教育,美的教育。在享受动手制作乐趣的同时,更感受到“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无限绿意,加深了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幸福街道以“世界地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日”等节日为契机,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引导,深入学校、社区、企业,让更多人加入生态保护行列,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齐心构建美丽绿色社区环境。 通讯员 张鹭 吕雷雷 校对 李海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