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 观察 > 列表

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将于6月8日国内首发 PPE平台打造

2023-06-05 18:28:52| 来源: 懂车帝|

我们从官方渠道获悉,奥迪Activesphere(图片)概念车将于6月8日国内首发。新车定位四门跨界轿跑车,并采用增强现实技术(AR),配备的高科技头戴式显示设备可以展现真实环境和路线,以及实时的3D内容和交互元素。此外,基于PPE纯电平台打造的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搭载800伏快充技术,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


【资料图】

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标志着奥迪allroad旅行车的设计元素和技术元件首次与奥迪Sportback轿跑的掀背造型设计进行融合。因此,这样新的车身型式也被奥迪称为“active Sportback”,与allroad区别开来。

造型方面,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的前脸、车尾以及侧面车门下方采用了“北极青”深色亮面涂装,地板总成和驾驶舱则为哑光涂装,在视觉上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同系列的奥迪Grandsphere概念车一样,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也将车门安装在A柱和C柱上并使其对向打开,取消了B柱设计。

一体式格栅上方左右两侧的灯组看起来细长狭窄,内部的照明单元与四环品牌标识交相辉映:它们能够放大照明区域并分离两个环的交叉点,犹如瞳孔般,构成一种全新的、数字化的灯光标签。同时,在超精细微型LED技术的支持下,日间行车灯和尾灯的精度和对比度也更上一层楼。

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为4980/2070/1600mm,轴距为2970mm。车辆的离地间隙也可以灵活调整,以改善快速行驶中的车辆重心,实现最佳空气动力学。越野模式下,离地间隙在208毫米的基础上可增高40毫米;公路模式下则可相应降低40毫米。新车的车辆接近角(与越野驾驶性能相关)为18.9度,离去角为28.1度。

新车车身大量采用玻璃表面,比如前脸的奥迪标志性一体式格栅设计就应用了透明玻璃,使得驾驶员可越过后备箱纵览前方道路。车门下方的侧面也采用玻璃设计。车辆进入越野模式时,自然世界与车内空间的界限似乎透过玻璃渐渐消融。宽大的弧形后挡板则大面积采用玻璃以保证最佳采光。

来到尾部,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的透明后窗与车顶变得近乎一体。同时,车尾较低的垂直部分水平折叠,转化为宽敞的开放式货厢(“active back”),可以容纳电动自行车等运动装备。C柱依然保持原位,使得车身能够保留动感流畅的轮廓。后排座椅后部自带的电动隔板也能够将座舱与行李舱隔离开来。此外,新车的车顶还适配于滑雪架。

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的车内采用水平对比色,视觉中心的座椅表面、门和前饰板则采用了温暖的熔岩红配色,即便只透过侧窗,也能感受到内饰与深色外观的强烈反差。四个悬浮式独立座椅仿佛贯穿式中控台的延伸。座椅外壳内侧的上端呈水平形状置于中控台之上,可作为扶手。设计师将座椅、背部和肩部表面想象为三个独立的环形外壳;仅从视觉层面即保障了良好的侧向支撑。

在自动驾驶过程中,常规仪表板、方向盘和踏板都可被隐藏。特别是在前排,旷阔的视野空间于驾驶员眼前展开,一直延伸至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的车头,甚至更远的地方。为展现绝佳视野,车辆的一体式格栅采用全玻璃材质,让前方路况尽收眼底。此时的仪表板不仅是一个通过木质面板发声的超大型条形音响,还能在收起和展开等不同状态下充当智能操控的贯穿式通风口。

车辆信息、电池续航里程和距离最近的充电站信息在车内或者车外均可轻松获取。如遇轮胎气压低等问题时,也会自动发出警告。配备的天气预报功能还可帮助用户选择最佳行驶路线。

动力部分,基于PPE纯电平台打造的新车全轮驱动,前后桥各配备电机,总输出功率为325千瓦,扭矩可达720牛·米。前后轮通过五连杆结构连接,采用具有受控阻尼的自适应空气悬架系统。电池模组的容量高达100千瓦时。由于利用了两个车轴间整个底板宽度,电池模组可采用扁平式布局,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

未来所有PPE车型的驱动核心将是800伏充电技术。在快速充电站中,PPE车型将像此前的奥迪e-tron GT quattro一样可以达到270千瓦的充电功率,在短时间内完成充电。只需十分钟,足以为汽车增加超过300公里的里程。不到25分钟,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100千瓦时的电池可从电量5%充电至80%。

  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