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快递行业正在向智慧快递转变,从手写面单到电子面单,再到配备识别标签的快递箱,从手工分拣到自动分拣,再到无人配送车和机器人(300024)。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3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达7903亿元。 机器人配送助力最后100米 在深圳市南山区某写字楼内,配备会说话的楼宇配送机器人“小丰”成功送达了一份快递。这款机器人投入使用后,实现了在CBD楼宇的零接触配送,人们在办公室即可收取快递。同时,智能机器人也能帮助快递小哥提升效能,减少人为错误和延误。 快递箱自带可识别标签 菜鸟物流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RFID技术,物流作业变得简单高效、智能便捷,人工作业成本也大幅降低。菜鸟RFID标签出货量已超1亿片,广泛应用于物流、鞋服、食品等行业,助力商家实现数字化供应链管理。 仓库有了“指挥官” 京东物流的“京调”智能运力调度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货量预测,智能规划线路提供调度派车方案建议。除了智能调度平台,还有智能仓储系统。从入库到在库再到出库全环节,“智能大脑”就是智能仓的“指挥官”,通过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优化商品存储位置,引导拣货员走最优拣货路径,避免订单包裹数过多、过度拆包的情况。 以上这些技术和算法的应用,不仅有助于配送成本下降、配送效率提升、客户体验优化,还能够建立全流程“机器人+”的智能揽派新业态,将大幅推动供应链和物流领域的数字化升级。 |